EOD模式政策分析與案例解讀
國家碳達標、碳中和戰略正在有序推進,因此,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、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持、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的EOD模式成為當下熱點之一,今年關于EOD模式的消息頻出。4月11日,生態環境部印發《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(試行);4月15日,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正式成立;4月28日,生態環境部等聯合發布國家第二批58個EOD模式試點項目名單……今天,小編為大家梳理EOD模式的核心內容。
01.EOD模式的政策分析與案例解讀關于EOD模式的政策,筆者將從國家方針、部委試點、地方落實三個維度進行系統地梳理。①國家方針國家主要通過“現代環境治理體系+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”兩個方面,構建完整的頂層設計,為EOD模式的推進提供政策保障。
②部委試點2018年8月,生態環境部發布《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環規財〔2018〕86號)首次提出EOD模式以后,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改委、國家開發銀行分別在2020年9月、2021年10月開展兩次EOD試點征集工作。從2022年開始,從之前的試點申報制轉為常態入庫制。
③地方落實在第一批國家EOD試點申報期間,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省級EOD模式試點工作,濰坊峽山、樂陵、龍口、青島西海岸4個項目被確定為省級試點;在第二批國家EOD試點申報期間,安徽省也啟動了省級EOD試點工作。
02.EOD模式的內涵與運用邏輯關于EOD模式的內涵,筆者將通過對第一批國家EOD試點項目(36個)和第二批國家EOD試點項目(58個)的總結和分析,來解讀EOD模式的一套運行機制、八大適用領域和多種關聯產業。①運行機制2020年生態環境部將EOD模式定義為: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,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,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,采取產業鏈延伸、聯合經營、組合開發等方式,推動公益性較強、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,統籌推進,一體化實施,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,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。其中有三項核心要點:一是“融合”:推進公益性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。二是“一體”:一個市場主體統籌實施,將生態環境治理作為整體項目一體化推進,建設運維一體化實施。三是“反哺”:在項目邊界范圍內力爭實現項目整體收益與成本平衡,減少政府資金投入。
②適用領域2022年發布的《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(試行)》(環辦科財〔2022〕6號)文件中,EOD入庫項目應屬于以下8大領域:
③關聯產業2021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《一圖讀懂EOD模式與試點實踐》中,對EOD項目的產業選擇原則進行描述,強調“發展契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際、生態環境關聯度高、項目收益能力強的產業”。小編為大家梳理第一批、第二批國家EOD試點項目的關聯產業,其中旅游產業、現代農業和健康產業位居前三。
03.EOD模式的案例及經驗分享案例一
案例二
總結: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(EOD)模式是實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融合共生的重要方式,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重要組成,是加強生態環保投融資的重要渠道。開展EOD模式試點工作對于“十四五”期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、提高各級政府環境治理能力、踐行“兩山”理念具有重要而長遠意義。